很多工程居间人,其实根本不会花钱。

不会花钱的原因,是他们总是想通过送礼,来搞定一些事情。

而不是,直接以交换的方式,跟上游的甲方谈。

比如,你去跟甲方要一个工程,想让他交给你去运作。

第一次见面,吃完饭后,你从车的后备箱里,拿出一箱五粮液:

领导,请您多关照……

这个时候,他收下你这箱五粮液,可是一点压力都没有啊!

他的潜台词是:收下的话,不代表就一定能帮你办成。

可你的理解却是:领导收下了,那就问题不大了。

于是,你开始满怀期待地等……

煎熬地等了一个多月,还是没有任何消息,你又主动联系了甲方。

还是吃饭,也还是饭后的一箱酒—这次是一箱茅台。

甲方也依然是,笑嘻嘻地收入囊中……

但是,最后如果还是没办成呢?

你的那两箱,价值三万元左右的酒,有退还的可能么?

绝逼没有!……

这种情况下的送礼,我身边的高手,都是怎么做的呢?

我有一个“朋友”。

跟甲方酒过三巡后,他会直接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。

大概有5个达不溜那么厚吧。

然后跟甲方说:

领导,这个工程呢,如果您能交给我去运作,这是前期的一小部分费用。

后面成了,您的费用,我们再详细谈……

面对这样的送礼,已经微醺的甲方,也该酒醒了。

他不醒也不行啊!他要计算的:

收还是不收?

不收的话,这么好的机会,下次可就没有了啊!

可是收下的话,那个内定的施工单位,我该怎么跟他说呢?

如果收下却不办事,好像也不行吧?

卧槽,这不是烟酒茶,这是厚厚的信封啊!……

以上,我想表达的意思是:

他不收,这个事呢,也就到此为止了,你再做任何努力,都是多余的;

而如果他收下了,那才是真正的问题不大,回去后安心等消息吧!

看到这里,有人会说:我就遇到过,和你一样的信封,对方收下后,却不办事的。

我只能说:做生意,如果你连个翻脸的勇气都没有,那么大钱与你无缘。

每个能做成大生意的人,都具备这样的能力:既能忍辱负重,也能翻脸不认人……

几个达不溜,跟他后续的职业生涯比起来,得不偿失。

退一步说,就算他不退,他也得给你个合适的理由。

比如:帮你运作的时候,花完了。

这个时候,你直接让他把每次吃饭、送礼、商K的付款记录拿出来。

也就是说,你的信封,到底用到哪里了,你得知道,而且得看到证据。

放一万个心,他拿不出证据的,因为,他大概率都花在自己的私事上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