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央国企根本没有居间费一说。
这篇文章的灵感,来自于昨天刷抖音,在评论区看到的一句话:
所有的建筑央国企,都没有居间费这样的说法,只能分点工程量给你……
这句话,我是非常赞成的。
我相信,大家都知道,建筑央国企跟居间人,签不了工程居间合同。
签不了的原因,也很简单:那份正式的,白纸黑字带红章的工程居间合同,根本上不了台面。
那是一颗炸弹,什么时候爆炸,不知道。
将来,只要有一个人倒下了,连累到建筑央国企,那份居间合同,就是铁证……
所以,建筑央国企,在跟居间人接触时,会非常刻意地回避,或者说绕开,工程居间这样的东西。
怎么回避、怎么绕开呢?
通过分包(合同),把居间费倒出来,给居间人。
其实,所有的建筑央国企,都是这样:
他们里面,所有上不了台面的费用,最后的出口,都是分包。
建筑央国企里面,上不了台面的费用非常多,不单单只有工程居间费,还有很多别的费用。
比如说:上级领导来工地检查,你总不能让领导,空着手回去吧?
那怎么做,就可以不让领导空着手回去呢?
大概率,这些领导晚上都不在一起住,而是分开住在不同的酒店。
下级施工单位的副总,会把每个领导,都住在哪个酒店的哪个房间,提前写到一张纸上。
然后,给到某个信得过的包工头手里,这个包工头呢,那天晚上,就成了快递员:
挨家挨户地,把重量不同的炸药包,分别送过去。
炸药包是哪里来的呢?央国企后期会给包工头,在分包合同里面,补上的……
上面的内容,是我编的,大家当个笑话看就行。
我们接着聊。
哦对了,我还想给大家写写,什么叫:上不了台面的费用。
我直接写出来,这篇文章可能会发不出去,所以,只能换个角度写:
所有,建筑央国企的财务,不能直接打款的费用;
发票拿到财务,报销不了的费用;
或者,说得再直白一点:不能在建筑央国企的财务,留下痕迹的费用……
写了这么多,我是想让大家明白:
对于建筑央国企来说,居间费的出口,一定是分包,且有且只有这么一个出口。
所以,对于我们居间人来说,你如果想控制你的居间费,就得控制分包,或者说,控制工程量。
控制工程量这个说法,就绕回了这篇文章开头的那句话:
建筑央国企,只能给居间人,分点工程量,仅此而已……
好了,从央国企拿到工程量以后,又该怎么操作呢?
毕竟,工程量,又不是现金,对于我们居间人来说,得把它们变成现金才行!
变现的路径,大概有这么两种:
1、你自己来完成这些工程量。
这种做法,比较主流。
因为,你自己来干分包的话,除了能赚到分包的利润以外,还能再赚一笔,工程居间费。
央国企会把你的居间费,直接做到利润里面。
当然了,你不必纠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,你只要知道,这个事,能操作,就行了。
什么单价调不了、审计过不了这些事情,对于他们来说,都有至少一百种办法去解决。
自己干分包的优点是,不容易被飞单、撬单,适合拿大额、超大额的工程居间费。
写个例子吧。
我身边有个朋友,他是某家外资管理公司的项目经理。
大概是2015年的时候,他给某家建筑央国企,介绍了一个外资的新建工厂项目。
他的居间费,是怎么出来的呢?
我不是局内人,自然看得不是很清楚。
但是,我知道的,有一个点,或者说,他一部分居间费倒出来的方式:
他让他的老婆,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,专门给这家央国企的这个总包工程,供货—大宗材料的采购。
这也是他自己干一部分工程量,对吧?
工程的材料,当然也是,工程量的一部分……
2、你找别人,来完成这些工程量。
如果你干不了工程,或者说没有时间干,那就只能,找别人,来帮你干。
拿到几个或者一个大型的分包后,把这些分包,再做一次居间。
然后,你的居间费,你找的分包来给你支付。
这么做,说实话,变现的效率有点低。
而且呢,你还赚不到,分包施工的利润—那部分利润,必然是,谁来组织施工,谁赚走。
但是,市面上这么做的人,也不少,毕竟,它也是有优点的:
不用你自己组织施工,不用你去施工现场,也不需要你垫资、索要工程款等……
也是写个例子吧。
这是我身边一个朋友的朋友,他自己的案例,不过,他做失败了。
大概是2020年,一家建筑央国企,找到我这个朋友的朋友,老王,想让他帮帮忙。
他们都知道,老王比较有钱,所以,打算让老王帮他们,先出100万。
什么叫先出100万呢?
是某个甲方的工程,打算交给他们干。
但是,甲方的胃口比较大、要求比较苛刻:几百万的茶水费,甲方要求,签订施工合同之前,先给他支付100万。
当时那家央国企,自己的窟窿比较多,外面有十几个亿都没有收回来。
本来这个事,央国企找自己的分包,就能解决,但是,他们自己的分包,由于口罩的影响,也都哭穷……
没办法,他们找到了老王,给老王开出的条件是:
事成之后,这个总包里面的分包,老王随便挑,自己干也行,或者,交给别人干也可以。
总之,折腾一番后,老王投资100万,至少还能净赚200万。
老王觉得也挺合适,而且呢,这家央国企,虽说比较小,但是,老王跟他们特别熟。
相信他们,不会骗自己。
于是,老王拿出了自己的真金白银,投了进去……
老王万万没想到的是,那个工程,非常难干。
他拿出来的分包,自己干不了,找别人干呢,也没人愿意接盘。
为了不让自己的100万,打了水漂,老王非常努力地在找分包……
最后,快要烂到他手里的时候,央国企迫于工期的压力,只能还是,让他们自己合格供应商库里的分包,直接施工。
否则,再不进场,这个工程,就无法按时完工,要面临高额的赔偿。
最后的最后,老王100万的投资,收回来了没有,我不得而知……
这个案例,虽然失败了,但是,它也是把工程量拿出来,交给别人干的情形。
当然了,这个案例失败的地方,我觉得,不是运作的方式不对。
而是,老王不该提前出那100万。
不出那100万,老王轻装上阵,一点压力都没有,结果应该会是好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没有那100万,老王也不可能从里面,把分包拿出来,自己操作……
这篇文章,我就写完了。
基本上是想到哪,就写到哪,希望能给各位看官,一点启发……
回复